新闻中心News
非遗年味“点燃”天博app老字号餐饮
春节不仅是家人团聚的时刻,更是一年之中餐饮消费最旺盛的时期。2025年,随着我国加大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与推广,许多老字号餐饮品牌纷纷借势,以非遗技艺、美食文化为核心卖点,打造沉浸式餐饮体验,引发市场热潮。 业内专家指出,当前消费者的餐饮需求已从单纯的“吃得好”向“吃得有文化、有体验”转变,非遗文化与餐饮场景的结合,不仅提升了老字号品牌的吸引力,也推动了传统美食的创新发展。同时,随着外卖业务的进一步渗透,年夜饭的消费方式正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老字号开始布局线上市场,拓展全渠道销售模式。 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李志起分析认为,2025年春节,餐饮市场呈现出三大新趋势:老字号借助非遗文化推动品牌年轻化;外卖与堂食融合,为春节餐饮提供更多便利选择;后春节时代,行业面临淡季挑战,需要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创新寻找增长空间。 中国烹饪协会数据显示,受春节假期前餐饮需求增加影响,1月份餐饮业现状指数为48.60,环比上升2.42。其中,门店销售额指数为50.61,门店盈利指数为50.12,用工规模指数为42.65,客流量指数为51.00,环比分别上升2.61、3.01、0.87、3.18。值得一提的是,在政策红利和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老字号餐饮品牌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如何在旺季后持续保持市场热度,仍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今年特地带孩子来逛地坛庙会的郭女士发现,庙会上的小吃摊位已经不再是不知名的“小摊”,“羊肉串来自东来顺,还有好多点心,虽然刚刚和家人在东来顺饭庄吃完了涮羊肉,但是这一点不影响我继续吃老字号,口味和产品都是不一样的。”郭女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为了迎接我国首个“非遗版”春节,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许多老字号品牌深度融合非遗文化,通过丰富产品线、升级消费场景、打造沉浸式体验等方式,为消费者带来一场别具一格的年味盛宴。 作为百年老字号,北京东来顺在春节期间亮相“京彩新春彩灯嘉年华”,推出双展位模式,天博app一方面带来非遗铜锅涮肉;另一方面增加小吃赛道,让消费者在逛庙会的同时,也能品尝到地道的老北京风味。 东来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借助春节庙会这样的大型活动,将老字号的传统味道传递给更多年轻消费者,同时通过创新产品增加品牌吸引力。” 全聚德集团则携手四川饭店、仿膳饭庄等品牌,亮相多场春节活动。全聚德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借助非遗春节的契机,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全聚德的非遗技艺,同时也推动传统美食的年轻化转型。” 此外,不仅是京城老字号,全国各地的传统餐饮品牌也在春节期间焕发出新的活力。例如,广州陶陶居推出“新春福宴”,结合广府非遗美食文化,推出特色点心和年夜饭套餐;杭州楼外楼则借助西湖文化,推出限量版“龙井茶宴”,吸引众多食客排队打卡。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分析道:“春节期间,消费者的需求不仅限于‘吃’,而是更倾向于‘体验+美食’的结合,老字号餐饮品牌通过非遗文化赋能,正好契合了这一趋势。” 根据中国烹饪协会的数据,春节假期期间,全国重点监测餐饮企业的外卖收入同比增长1.6%。这一增幅虽不算巨大,但在堂食消费恢复的情况下,外卖市场依然保持稳健增长,反映出消费者餐饮消费方式的变化。 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外卖订单量最高峰出现在除夕夜,年夜饭订单同比增长近10%,其中“年夜饭半成品”套餐销量增长超过15%。此外,初三、初五等亲朋聚餐高峰期,外卖订单量也出现了明显上升。 美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外卖过年’逐渐成为一种新趋势,特别是在年轻人和小家庭群体中,点外卖享受高品质年夜饭的方式越来越受欢迎。” 老字号品牌也在顺应这一趋势,积极拓展外卖市场。例如,全聚德在春节期间加大线上外卖投入,与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合作推出“蛇跃新春 欢聚美味”主题营销活动。结果显示,全聚德王府井店连续三日营业额破百万元,其中外卖销售占比超过15%。 西贝餐饮集团方面表示,今年春节期间,旗下门店的外卖业务增长显著,尤其是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消费者对外卖年夜饭的需求更为旺盛。 西贝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在春节前加大了外卖菜品的研发,比如推出‘西贝年夜饭外卖套餐’,涵盖手工羊肉串、黄馍馍、招牌牛大骨等经典菜品,让消费者足不出户也能感受到地道的西北风味。” 江瀚分析称:“随着外卖平台的成熟和配送效率的提升,外卖已成为春节餐饮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春节的外卖消费增幅虽然不算巨大,但长期来看,外卖仍是餐饮行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增长点。” 他还指出,未来餐饮品牌在外卖业务上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如何在包装、口味、配送体验等方面下功夫,将成为企业的重要课题。 春节过后,餐饮行业进入传统的消费淡季,如何在后春节时期维持市场热度,成为众多餐饮企业面临的共同挑战。与此同时,国家在提振消费方面的政策持续发力,为餐饮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如鼓励地方政府发放餐饮消费券、推动夜间经济发展、支持传统老字号焕新升级等。2025年春节期间,多个地方政府通过发放消费券、举办美食节等方式,拉动了餐饮消费。例如,北京市推出“京彩新春消费季”,发放超亿元消费券,涵盖餐饮、购物、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湖北省则联合本地餐饮协会,推出春节餐饮折扣活动,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不过,尽管政策利好,老字号餐饮仍需面对后春节时期客流下降的现实挑战。萃华楼总经理王培鑫坦言:“春节期间餐饮市场确实迎来了高峰,但节后会进入消费低谷,天博app尤其是高端餐饮,客单价和客流量都有所下滑。”他认为,老字号餐饮品牌需要在节后继续加强品牌营销,比如推出季节性新品、强化会员体系、拓展外卖业务等,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西贝餐饮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春节过后消费趋缓,但家庭聚餐、亲子消费等仍有较大市场潜力。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后春节市场的竞争焦点主要集中在品质、服务和创新上。随着消费者对餐饮品质和服务的要求不断提升,老字号餐饮品牌需要在保证传统口味的同时,不断优化就餐体验,提高服务水平,并借助数字化手段优化供应链和会员管理,以适应新一轮的消费升级趋势。 “春节旺季之后,如何在平稳期持续吸引消费者,是餐饮行业的重要课题。品牌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加强市场营销、提升服务体验等方式,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江瀚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