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吃”这件小事上天博入口济南下起大功夫
2月8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的发布会上,明确提出将支持济南创建“世界美食之都”。 在“吃”这件小事上,近些年济南下起了大功夫。背后的考量或将不仅是鲁菜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品牌突围的时代命题。 2月8日,山东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郭宏伟介绍,支持济南市创建“世界美食之都”。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除了济南,还有广州、苏州、泉州、重庆、桂林等城市也提出了申建“世界美食之都”的口号。 据业内人士介绍,“世界美食之都”,堪称城市美食界的“最高荣誉”,相比于其他“美食指南”榜单,该荣誉更是对一座城市美食领域综合实力的全面认证。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获此殊荣的城市也只有56座,其中我国有6座,分别是成都、顺德、澳门、扬州、淮安和潮州。 颇为遗憾的是,站上“世界美食之都”舞台的中国菜系,皆为南菜。相比之下,曾在“八大菜系”中名声最大、排行最靠前的鲁菜却一直“缺位”。 “我国南北美食文化迥异各具特色,济南的申建不仅为北食争得一席之位,更能在世界舞台上全面展示中国的美食文化。”济南饭店业协会秘书长赵军说。 根据“世界美食之都”的评定体系标准如:城市中心地区有高度发达的美食行业;有数量众多的餐厅和厨师;拥有历史悠久且本地特有的传统烹饪配料、烹饪诀窍和方式;举办过大型美食活动、赛事等。不难发现,近两年济南一系列动作都明确地指向了“世界美食之都”的目标。 2016年起,济南开始连续举办中国鲁菜美食文化节,并荣获“中国鲁菜美食之都”称号;2024年商务部的“中华美食荟”活动也在济南落地。 此外,餐饮界的重量级展会ACE亚洲餐饮展览会也连续两年落地济南,期间举办的亚洲烹饪大赛等,进一步提升了济南市鲁菜品牌影响力。济南还连续两年开展十大“名吃、名菜、名店、名师、大师、绿色餐饮”评选;评选“最受欢迎的济南名优特小吃”等,助力鲁菜和济南小吃更上一层楼。 “济南的鲁菜,如把子肉、甜沫、油旋等都沉淀着一菜一典故的文化厚度。虽然部分故事难以考证,但生动地反映了济南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济南市政协委员、济南市工商联餐饮协会副会长李建军说。 在李建军看来,济南作为省会城市,多年来融汇贯通,是鲁菜集中展示窗口;同时,济南的鲁菜还有一个特征:讲究,把儒家“食不厌精”的理念演绎得淋漓尽致。 李建军介绍:以糖醋黄河鲤鱼为例,过去从泺口现捞龙门鲤,再将其放入泉水豢养吐沙再行烹制;先改花刀,再裹上面糊炸成元宝状,最后制成的糖醋汁。 如今泉水豢养鲤鱼这一做法,依然保留在济南的部分美食巷子里;爆炒腰花、九转大肠、奶汤蒲菜,各个做起来都有一套讲究的体系;此外,泉水宴席、曲水流觞的饮食场景,依然在部分饭店可以找到。 外地游客李娟(化名)便是通过美食感受到了济南的多元韵味。可以坐在300米高空的泉客厅,天博注册边品鉴高级鲁菜烹饪大师的精湛厨艺,边感受济南的国际范儿;也可以在济南的街头巷尾寻一处小店,或油旋甜沫,或把子肉黄焖鸡,品味泉城“烟火气”。 目前,济南市餐饮业人才辈出,拥有国宝级大师2人;中国烹饪巨匠2人,金匠2人,工匠5人;中国烹饪大师50多人,鲁菜特级大师40人,鲁菜大师200人。 值得注意的是,济南市共有餐饮服务企业4.5万余家,从业人员38万多人。2018年以来,山东省餐饮产值首次超越广东省,成为中国餐饮的第一大省。作为省会城市的济南,餐饮产值一直位居全省首位。 也正因为亮眼数据带来的“底气”,让济南悄然滋生一份“野心”:争创“世界美食之都”。 泉客厅、鲁采(CBD店)入选“黑珍珠餐厅指南”;连锁餐饮品牌凯瑞集团旗下老牌坊、高第街56号、城南往事、皇城根等品牌各具特色,已在全国开店300余家,跨入中国正餐10强;牌坊宴、贵满楼等多家鲁菜餐厅荣获“2024金梧桐中国餐厅指南”人气餐厅。 此外,济南的黄焖鸡米饭不仅走向全国,还走出了国门,在泰国、马来西亚等国新增30余家加盟店;超意兴跻身“2022中国快餐小吃TOP10”的第八名 不过,鲁菜虽然位居“八大菜系”之首,但鲁菜的“流量”与其他菜系相比,略显“黯然失色”。 “许多饭馆的招牌上都有明显的地域标识,如重庆火锅、新疆大盘鸡,但大部分鲁菜馆并没有这种意识。老字号如谭家菜、丰泽园,亲民如黄焖鸡、水煎包,相信山东本地人见到这些饭馆也不一定能认出是自家的饭菜。”知乎上,一位网友的评价道出了鲁菜发展面临的困境之一鲁菜师傅的中庸之道深植于心,鲜有走出去的意识,让鲁菜缺少宣传。 山东省委原副秘书长、省精品旅游促进会会长杜文彬曾表示,鲁菜呈现“三多三少”的局面,菜馆多、名店少;菜肴多、创新菜少;厨师多、大师少。 此外,相比成都的“火锅+”业态裂变,济南餐饮业态的现代转化率不足。鲁菜大师向仁莲等多位名师普遍认为:鲁菜振兴首先要坚定地走向大众化和平民化,淄博烧烤火爆出圈、济南扎啤摊和火锅盛行,都是很好的案例;与此同时,要推动鲁菜工业化和产业化,把古老的烹饪技艺,转化为现代技术的可控标准,例如“杨铭宇黄焖鸡”依靠标准化“出海”。 “如何让年轻人认可鲁菜,也是关键。”李建军表示,济南缺乏像眉州东坡这样的现象级餐饮IP。 “下一步,可以深度挖掘美食资源的文化内涵,通过讲故事、观风情、感意境来激发认同感。例如,趵突泉不只是观光景点,更是泉水豆腐的诞生地;大明湖不仅是《老残游记》背景板,也能成为荷香宴的沉浸式剧场。”李建军说。 赵军表示,“不论是早些年被美食带火的顺德,还是近些年靠美食出圈的淄博和天水,美食向来带来的不只是本身意义,而是作为一种软实力,成为撬动城市升级的金汤匙。” 2020年4月扬州“世界美食之都”揭牌仪式上,落实签约合作项目178个,总投资1878.3亿元,突破历史新高。 一组数据来看:蛇年春节假期,“世界美食之都”顺德全区接待游客224.6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3亿元,3项旅游数据居佛山第一;全世界米其林餐厅密度最高的城市澳门,2024年游客的餐饮消费占比20.9%。 山东也看到了“美食”这一重要密码。根据这次发布会内容来看,山东下一步将从“品牌、企业、人才、活动”等方面,推动鲁菜影响力不断提升。 比如,借助新媒体不断创造鲁菜新热点;引导餐饮企业大胆吸收借鉴其他菜系长处,加大鲁菜新菜品研发;鼓励有实力的餐饮企业在省外、海外开设连锁分店;组织鲁菜大师赴国外参加国际美食交流展示活动,提升鲁菜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此外,全省16市还将统筹财政资金3亿元发放消费券,重点用于餐饮、住宿等消费业态,省财政安排5000万元,对各市发放消费券给予补助。 今年,济南也将继续用“活动”来带动鲁菜的声量。举办“齐鲁美食节”等餐饮促消费活动,继续引进餐饮领域全国性专业展会等,持续激发餐饮消费热情。 “美食之都的桂冠不应只是历史荣耀的加冕,更应成为城市永续发展的新引擎。”李建军也表示,将两千年的“鲁味”淬炼成城市文化品牌,于山东而言,也是将“好客山东”“品味山东”的旅游口号提质升级的重要抓手。